Search

【你要什麼?】

有一位患者說,她看了這麼多醫師,唯獨我的型態很不一樣,很……沒...

  • Share this:

【你要什麼?】

有一位患者說,她看了這麼多醫師,唯獨我的型態很不一樣,很……沒有固定的形狀。

我笑問是什麼意思,她說,一般醫師會有比較擅長或固定的思維與工具,比如擅長關節鏡的醫生就是判斷「能不能用關節鏡治療?」擅長徒手的就固定用徒手治療的想法。

而她在我身上沒有看到很固定的型態。

我聽了蠻開心的,這跟我的learning model Bruce Lee的哲學:「Be water my friend」是一樣的,水無常勢。

病痛除了因果關係,很難有固定的模式出現。

臨症時我盡可能訓練自己的首要想法是「這個患者需要做甚麼治療?」,而不是「這患者能不能做我會的治療。」如果從醫者自己的角度去看病人,容易被自己的框架受限。即使患者需要的治療不是目前的自己會做的,也沒關係,找到會的醫者轉介,或是自己去學(所以我一直在上課😂😂)

鍼還中醫診所目前的兩位醫師, 蕭御醫講透中醫aka白袍男高音 蕭家駒醫師與我

雖然看診一個主內科一個主外科(針灸與手法我歸類為中醫外科),但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們都先問患者(身體)要什麼治療。」

蕭醫師在一集 Podcast中提到,一位好的醫師其實是一位良好的傾聽者(listener),instead of 操作者(doer)。如果讀懂身體的自救機制,因勢利導,可以用最小的代價達到最大的療效。

我在個版提到與蕭醫師一起研究的「傷寒論演算法」( #測藥氣)其實是關乎這個「問身體」的方法。我受 王偉全醫師指導注射肌動學時,接觸到「肌力測試」,也就是特定事物對人體的好或壞的影響,會藉由肌力的增強與減弱來表現。

有的人肌力測試覺得跟O環一樣不準確,雖然有操作者的影響,但在需要經過訓練後,可以得出明確的回應。

但怎麼在最少的步驟內蒐集到最全面的資訊,必須知道人體最在意什麼? 也就是人體的演算法是什麼。

演算法就是人體的邏輯。
在目前的數據判讀上,我們得到幾個規律:

1.人體重視藥材的升降,更勝於寒熱。
2.病理產物「氣滯」、「血瘀」、「濕氣」、「水飲」跟升降有從屬關係。
3. 原則上,身體對於外來物的敏感度排序是:有害>有效>沒差。(待驗證)

在這個診斷法上,除了藥物,我還可以幫患者測量他平日吃的保健品。

今天才幫一位患者測她六種保健品中,只有兩項對她身體測試陽性,陰性的四種中其中一種還是最貴的!

未來很多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些方法只是一種工具,雖然“不見得是最完美的”,但是如果能比現有的方法好,就是一種加分。
我說過,我不想做一個新的馬桶,而是想做免治馬桶。

我們做的中醫最大的不同是:
盡可能減少醫師的個人偏差與干擾,讓患者參與診斷並體驗到診斷。在當下患者發現貼在身體上的藥劑竟然會對自己有這麼明確的影響時,他服藥順從度不一樣。

把醫師變小,聽患者身體的,身體是自己最好的醫師,妳/你要什麼?

這是鍼還中醫診所的核心。

--------

今晚21:30
● 喝茶睡不著?因為你喝錯了!|診邊小知識
附上快速連結:
https://bit.ly/3tg4PqO

--------

●YouTube快速訂閱:
https://reurl.cc/r8g9Nb

●IG快速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min_shih

●生氣茶相關資訊:
bit.ly/3c0u21Ob

●蕭家駒醫師Podcast:
Apple:http://apple.co/3cgw51R
Spotify:http://spoti.fi/2Md8R3F

#你要什麼 #肌力測試 #針灸 #電療 #痊癒
#診邊故事 #中醫 #黃獻銘 #蕭家駒
#中西醫師黃獻銘 #阿銘師鍼還傳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學貫中西醫的人體結構技師,認為治癒的定義為讓身心靈還原到最初的狀態。 A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and also a MD., who recondition body by acupuncture. We deserve a better way for healt
View all posts